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析氢反应(HER)对于实际的氢气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额外的水解离以及质子供应速率较低,这一过程仍面临挑战。
2025年3月18日,中国海洋大学董博华、崔中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Surface-confined Growth of Ru Amorphous Sub-nanoclusters on Reductive Mn3O4: A Strongly Coupled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Efficient Neutral Hydrogen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聚焦于钌非晶亚纳米簇(Ru-ASNs),提出了一种包括表面限制生长法和新颖的强耦合界面工程策略的创新方法。其中,Ru-ASNs生长在还原性的Mn3O4纳米晶体上,以形成一种用于高效中性HER的界面催化剂(Ru-ASN/Mn3O4)。
Ru-ASN在异质结构界面上诱导的强耦合效应通过加速Mn位点上的水解离以及促进Ru位点上的氢迁移,增加了质子供应速率,从而提高了在中性条件下HER的活性和稳定性。
测试发现,具有7 µgRu cm-2低负载量的电催化剂表现出-10 mA cm-2时-8 mV和-500 mA cm-2时-190 mV的极低过电位,在-70 mV时具有高达8.78 A mgRu-1的质量活性,并且在-250 mA cm-2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超过600 h,这代表了Ru基电催化剂在中性条件下最高的质量活性和最长的耐久性。
本工作证明了非晶亚纳米簇在构建强耦合界面以开发先进催化剂方面的优越性。
【高端测试,找华算】🏅 同步辐射 全球机时,三代光源,随寄随测!最快一周出结果,保证数据质量!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