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使用样例 ============= 样例要求MView版本>=0.4.3,对Gaussian、ORCA等计算软件版本无特定要求。 10.1 3-氯吡啶与 :math:`CO_{2}` 的相互作用 ======================================================= 3-氯吡啶化学式为 :math:`C_{5}H_{4}NCl` ,对应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 image:: ../_image/MView_10.1.1_s.png :align: center 如下图所示,本例将 :math:`CO_{2}` 置于吡啶环结构上方,\ 并尝试使用Gaussian软件计算 :math:`CO_{2}` 与3-氯吡啶距离 :math:`d` 距离增大时体系的能量变化情况。 .. image:: ../_image/MView_10.1.2_s.png :align: center 步骤如下: 1. 构建3-氯吡啶与 :math:`CO_{2}` 模型,并使用Gaussian软件分别对它们进行几何优化。\ 作为样例,这里使用B3LYP/6-31G进行优化,优化完成后,两分子主要键长如下图所示。 .. image:: ../_image/MView_10.1.3.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2. 在GaussView中新建一个窗口,将优化好的3-氯吡啶与 :math:`CO_{2}` 分子分别复制粘贴到窗口中,\ 这里将3-氯吡啶置于xy平面,并将 :math:`CO_{2}` 分子置于3-氯吡啶的上方。\ 实际上扫描过程中 :math:`CO_{2}` 分子与3-氯吡啶的相对角度对扫描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出于简化这里暂不考虑。 .. image:: ../_image/MView_10.1.4.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3. 将模型保存为.gjf文件,注意保存过程需要保留化学键信息。如果保存得到的结果没有化学键信息,\ 可以在保存得到文件的计算任务栏中添加geom=connectivity关键字,再使用GaussView进行保存。 4\. 使用MView打开得到的.gjf文件,点击左下方分子团簇按钮,打开分子团簇界面。 .. image:: ../_image/MView_10.1.5.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5. 这时可以单击操作1中应用按钮,查看分子团簇的组成与分子中心,\ 可以看出在这里分子1是3-氯吡啶,几何中心为(0.1800,-0.7270,0.0000),\ 分子2是 :math:`CO_{2}` ,几何中心为(-0.0811,-0.9471,2.9341)。 .. image:: ../_image/MView_10.1.6.png :align: center | 6. 本例打算扫描两分子距离在 3.0 Å至 6.0 Å下能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因而需要将两分子中心的初始距离设置为 3.0 Å。\ 首先利用操作2将分子1的中心移至原点,随后再将分子2的中心移至原点。 .. image:: ../_image/MView_10.1.7.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7. 使用操作4移动分子2( :math:`CO_{2}` 分子),使其与分子1(3-氯吡啶分子)的距离为 3.0 Å。\ 如果两个分子几何中心不重合,操作4会沿两分子几何中心连线调整分子距离,\ 但这里两个分子几何中心重合,操作4会沿z轴向量(0,0,1)方向移动分子2。\ 操作完成后,可以使用操作1确认 :math:`CO_{2}` 分子的中心已被调整为(0.0000,0.0000,3.0000)。 .. image:: ../_image/MView_10.1.8.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8. 这里也可以使用图形可视化界面确认初始结构正确性,点击分子团簇界面右下角的导入MView按钮,\ 并点击MView的显示分子按钮,即可调用MView外接的可视化工具查看目前的结构信息,下图的展示中外接的是Jmol。 .. image:: ../_image/MView_10.1.9.png :align: center | 9. 关闭可视化工具,单击分子团簇重新打开分子团簇窗口。在操作6中,选择移动分子2,扫描步数设置为30,\ 步长为 0.10 Å,保存类型选择gjf_scan。gjf_scan对应的是Gaussian的内坐标格式扫描文件。点击右上角保存,\ 选择要保存的文件夹路径,注意此时不需要输入保存文件的文件名,保存成功后,\ 对应保存路径下会生成名为scan_file_gaussian.gjf的文件。 .. image:: ../_image/MView_10.1.10.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10. 打开scan_file_gaussian.gjf文件,可以看到扫描文件的构建方式是分别在两个分子中心添加了虚原子 :math:`X` ,\ 将两个分子键连至虚原子上,并扫描虚原子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体系,可以对扫描文件做最后的微调。\ 例如这里 :math:`CO_{2}` 分子的C原子和虚原子重合,可以删除 :math:`CO_{2}` 分子的虚原子,\ 直接扫描 :math:`CO_{2}` 的 :math:`C` 原子与3-氯吡啶虚原子的距离。此外,还需要将扫描使用的方法更改为B3LYP/6-31G。 .. image:: ../_image/MView_10.1.11.png :align: center | .. image:: ../_image/MView_10.1.12.png :align: center | 11. 使用Gaussian运行得到的输入文件,可得到对应的扫描结果scan_file_gaussian.out(或.log),\ 使用MView或GaussView即可查看对应的扫描结果。可以看出3-氯吡啶与 :math:`CO_{2}` 大约在间距为 3.8 Å时能量最低,\ 结合能约为 0.1 kcal/mol。 .. image:: ../_image/MView_10.1.13.png :align: center :width: 60% | 10.2 :math:`C_{60}` 与巴基碗结构的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 ===================================================================== :math:`C_{60}` 俗称 “富勒烯” 或 “足球烯”,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类似足球的空心球体,\ 这个球体由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拼接而成,结构非常对称和完美。\ 它于1985年被发现,并在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是纳米科技领域的里程碑式发现,至今仍是化学研究的明星分子。\ 巴基碗是一类碗状多环芳烃分子,可以视为包含了富勒烯或碳纳米管碎片的分子,\ 同样具有独特的电子性质。本例将通过计算一个钳形巴基碗结构分子与 :math:`C_{60}` 能量与距离的关系,\ 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 .. image:: ../_image/MView_10.2.1.png :align: center | 步骤如下: 1. 构建钳形巴基碗分子与 :math:`C_{60}` 分子结构,\ 使用b3lyp/6-31g(d)将它们进行几何优化后组合起来,对得到的超分子结构再次进行优化,\ 最终得到稳定的复合产物。此时 :math:`C_{60}` 与钳形巴基碗结构分子\ 底部距离约为 9 Å,与壁部的距离约为 6 Å。 .. image:: ../_image/MView_10.2.2.png :align: center :width: 60% | 2. 将优化好的复合物超分子结构导入MView中。\ 通过操作1的查看原子组成可知分子1为钳形巴基碗结构分子,分子2为 :math:`C_{60}` 分子。\ 使用操作6,选择移动分子2扫描与分子1间距,将扫描步数设为50,步长设为 0.10 Å,\ 保存类型选择gjf_scan,点击保存,\ 选择保存路径后得到 :math:`C_{60}` 分子远离钳形巴基碗结构分子的扫描文件。\ 把得到的扫描文件重命名防止覆盖,再将扫描步数设为20,步长设为 -0.10 Å,\ 可以保存得到 :math:`C_{60}` 分子靠近钳形巴基碗结构分子的扫描文件。\ .. image:: ../_image/MView_10.2.3.png :align: center | 3. 使用文本编辑器对两个构建好的扫描文件进行微调,扫描方法改为b3lyp/6-31g(d),\ 使用Gaussian对两个文件进行扫描计算,扫描完成后可使用MView或GaussView可对结果进行查看,\ 也可以把扫描结果数据导出后拼接,得到完整的扫描文件。 .. image:: ../_image/MView_10.2.4.png :align: center | .. image:: ../_image/MView_10.2.5.png :align: center | 10.3 使用ORCA对两个苯分子进行等距扫描 ====================================== 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是典型的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 对于两个苯分子,无论它们的苯环平面是平行还是垂直,均存在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 本例将使用ORCA软件研究两个苯环平面平行且保持特定平面间距离时,\ 体系能量随苯分子位置变化的变化情况,并对比B3LYP/6-31G与wB97X-V/def2-TZVP两种方法的结果。 .. image:: ../_image/MView_10.3.1.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步骤如下: 1\. 首先尝试B3LYP/6-31G方法。先使用其它可视化软件构建出苯分子。\ 将得到的分子结构文件拖入MView中,点击工具-转换分子-平行于xy平面,\ 将分子转换至平行于xy平面方向。\ 再点击工具-转换分子-中心移至原点,这一系列操作是将分子转换至坐标系中央, 并尽可能处于坐标系xy平面,这样可以方便优化后超分子的构建。 .. image:: ../_image/MView_10.3.2.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2. 点击保存按钮,选择Orca input格式,得到ORCA输入文件。修改计算任务、\ 计算方法等基本参数,使用ORCA软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xyz文件。 .. image:: ../_image/MView_10.3.3.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3. 将得到的.xyz文件拖入MView中,点击工具栏中的显示坐标按钮,\ 如果此时分子所有原子的z坐标为0,则此步可跳过。\ 否则重复步骤1的操作,并将新结构重新保存为.xyz文件。\ 现在的苯分子位于坐标系的xy平面,且中心与坐标系原点重合。 .. image:: ../_image/MView_10.3.4.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4. 使用记事本或其它文本编辑工具打开.xyz文件,\ 将第一行的原子数由12改为24,并复制后面所有原子的信息,\ 复制后粘贴至文件末尾,并将所有粘贴的原子的原子坐标z值改为3.5。\ 保存文件。此时已经得到了两个间距为 3.5 Å的苯分子文件,\ 设置为 3.5 Å是由于苯分子的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典型距离为 3.0-4.0 Å。\ 除本例介绍的方法外,读者也可以使用类似10.1节案例中的方法构建对应的苯超分子结构文件。 .. image:: ../_image/MView_10.3.5.png :align: center :width: 75% | 5. 将现在的.xyz文件拖入MView中,点击工具栏中的添加键信息按钮,\ 为超分子添加键信息。 .. image:: ../_image/MView_10.3.6.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6. 点击分子团簇按钮进入分子团簇页面,\ 在操作7中选择移动分子2与分子1等距扫描,扫描步数设置为50×50,\ 步长设置为0.10×0.10,保存类型选择xyz_orca,\ 文件数设置为5。点击保存,选择要保存的文件夹位置,\ 得到scan_file_1.xyz到scan_file_5.xyz 5个.xyz文件。\ 这里的文件数是保存文件的数目,它会根据扫描结构数量尽可能将结构平均的保存到每个文件中,\ 例如本例会有2500个扫描结构,保存后得到的5个.xyz文件将各包含500个结构。\ 后续使用ORCA进行扫描时,可以同时投入5个任务进行计算,缩减计算时间。 .. image:: ../_image/MView_10.3.7.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7. 使用ORCA分别对5个.xyz文件进行单点能计算,泛函与基组设置为B3LYP/6-31G。\ 计算完成后会得到5个.out文件,将5个文件依序进行拼接,最终得到一个总的.out文件。 8. 将总的.out文件拖入MView中,点击扫描结果按钮,弹出扫描窗口,\ 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2D,并在下拉框中选择50×50,即可可视化势能面扫描结果。 .. image:: ../_image/MView_10.3.8.png :align: center :width: 80% | 9. 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当两个苯环完全对齐时,体系能量最高,\ 两个苯间离得越远,体系能量越低。\ 显然,B3LYP方法未能合适的描述苯环间的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 重复本例前面的操作,同时将计算方法与基组更换为wB97X-V/def2-TZVP,得到下图结果。 .. image:: ../_image/MView_10.3.9.png :align: center :width: 60% | wB97X-V方法得到的势能面显示,在两个苯环完全对齐时,体系能量较高,\ 当两个苯环交错排列时,体系能量最低,苯环间存在吸引作用,\ 该结果与通常认知的 :math:`\pi` - :math:`\pi` 相互作用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