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锂金属电池(LMBs),工作温度的降低会因锂沉积更加无序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南开大学陶占良等证明了溶剂的溶剂化能力与低温条件下锂沉积/剥离过程的可逆性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这项工作研究了两种具有不同溶剂化能力的醚类溶剂(DME、DMM)及其相应的电解液。通过MD模拟和光谱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溶剂溶剂化能力的降低,更多的阴离子存在于锂离子溶剂鞘中。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弱溶剂化电解液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快速的脱溶剂化过程。因此,从25℃到-40℃都可以获得平滑的锂沉积形态和更高的CE(在-40℃时为97.87%),这大大提高了LMBs在宽工作温度下的安全性。
此外,基于弱溶剂化电解液,作者将锂金属负极与硫化聚丙烯腈电极耦合进一步构建了全电池,结果Li||SPAN全电池在-40℃下显示出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422.3 mAh g-1)和出色的容量保持率(120次循环后为63.8%)。总之,这项工作揭示了溶剂的溶剂化能力与LMBs低温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低温LMBs电解液的开发提供了原则。
Optimize Lithium De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by Weakly Solvating Power Solvent.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7927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