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掺杂的影响

XRD精修材料科学中用于分析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拟合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的衍射图谱,可以获取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在分析掺杂时,XRD精修可以提供以下关键信息:

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 晶格参数变化:掺杂元素的引入可能会导致晶格参数的变化。通过精修,可以精确测量晶格常数的变化,从而推断掺杂元素的引入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例如,如果掺杂元素与被替代元素的离子半径不同,晶格常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 原子占位率:XRD精修可以确定掺杂元素在晶格中的占位情况。通过分析原子的占有率,可以了解掺杂元素是否成功进入晶格,以及其在晶格中的分布情况。

  • 相组成分析:精修还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不同相的含量。在掺杂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新的相或改变原有相的含量,通过XRD精修可以定量分析这些变化。

  • 晶胞体积变化:掺杂元素的引入可能会导致晶胞体积的变化。通过精修,可以计算出晶胞体积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掺杂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解析案例

在本文中,XRD精修部分为研究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是对这部分内容的详细解析。

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拓展基础知识:
  • 铅卤化物钙钛矿(ABX3ABX3的带边电子结构由BX组分的轨道组成,可以通过BX6八面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节。A位阳离子通常不影响近边态,但三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带隙可以通过BX6八面体倾斜或晶格尺寸变化而受到A阳离子的影响。
  • 八面体倾斜角度:在双钙钛矿结构中,八面体的倾斜程度会影响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能。通过计算八面体倾斜角,可以了解掺杂对八面体结构的影响,进而推断其对材料性能的潜在影响。

XRD精修背景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 1-萘甲基碘化铵(NMAI)钝化的CsPbI3系统,通过引入大A位阳离子(乙基铵,EA+)来调控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
研究目的:XRD精修用于揭示EA+掺杂对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影响,进而解释发射波长的变化机制
仪器与数据采集:使用X’Pert 3 Powder X射线衍射仪进行XRD测试,以获取钙钛矿薄膜的晶体结构信息
精修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法对XRD数据进行分析。

精修结果与分析

晶体结构:图1展示了不同掺杂量的CsPbI3的XRD精修结果,所有钙钛矿材料均形成于P4/mbm四方空间群。
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晶胞参数:随着EA+掺杂比例增加,晶格常数变大,晶格体积从471.58 Å3(0.2 EA)增大到 493.66 Å3(0.8 EA),表明EA+的引入导致晶格扩张,参见表一。
八面体倾斜:通过Rietveld精修计算了晶体中八面体的倾斜程度。结果显示,八面体倾斜角度从0.2 EA的17.3°增加到0.8 EA的33.0°。如此大的八面体倾斜角度足以导致带隙变宽
XRD精修如何确定掺杂的影响?
晶格扩张与八面体倾斜的竞争:EA+引入导致晶格扩张,这可以通过图1a中衍射峰向小角度移动以及晶格常数/晶胞体积来证明。晶格扩张是发射波长红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EA+掺杂比例的增加,八面体倾斜程度增加,八面体倾斜导致发射峰蓝移,与晶格扩张竞争,共同影响发射波长。这种竞争关系为发射波长的调控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在实现蓝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XRD精修结论

结构调控:通过XRD精修,明确了EA+掺杂对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影响。EA+的引入同时导致晶格扩张和八面体倾斜,这两种效应竞争性地影响发射波长,为发射波长的调控提供了新方法。
性能优化:结合XRD精修数据,在适当的EA+掺杂比例下,实现了高达61%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平均光致发光寿命延长至74.74 ns,且辐射与非辐射复合比率达到15.71。最终,实现了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7.5%的深红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且发射光谱稳定。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