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张锦,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的生长机理、表征技术和制备方法研究,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的高性能烯碳材料研发,在Science、Nature等刊物发表论文380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大学“十佳”导师等奖励。课题组主页:http://jinzhanggroup.pku.edu.cn
林德武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助理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15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1-2025年分别于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合作导师 Kenji Hata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导师:张文军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工作。长期致力于碳纳米管结构精准调控与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聚焦AI赋能可控制备技术开发与碳基新型储能应用。近三年以第一/(共同)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Micro Lett., ACS nano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课题组立足深圳,与本部南北联动,与国内外顶级高校和研究所密切合作,在AI for Materials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性进展。课题组主页:https://sam.pkusz.edu.cn/info/1027/1979.htm
一、 研究方向:
-
材料制备方向:单壁碳纳米管粉体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电弧等离子/微波等离子技术加工。
-
计算/模拟方向:计算材料(DFT、MD等)、跨尺度模拟。
-
清洁能源应用方向:碳基材料赋能新型水系电池等。
二、 应聘条件:
-
已经或即将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材料、物理、化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博士学位,保证在站期间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
具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优先考虑;
-
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富有责任感,具有独立科研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
符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招收的其他要求,遵守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
三、 薪资待遇:
-
聘期一般两年,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年薪。包括基本年薪12万元(税前)+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助18万元/年(×2年),并发放实验室科研补助和绩效工资;
-
推荐申报各类国家、地方博士后及人才项目支持,指导申请书撰写。其中,国家“博新计划”(两年63万元,其中40万元为日常经费,20万元为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雅”博士后项目(50万元/年,资助期限2年,详见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2/6952.htm);
-
协助解决学校宿舍或人才公寓;
-
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去国外高校或研究所交流访学、联合培养;
-
出站后如留深工作,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来)深科研资助30 万元(每年10万元,共计3年)。
四、 应聘资料:
-
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学术成果;
-
研究计划(400字内);
-
正式入站申请时需提交两封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封为博士导师。
五、 联系方式:
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dewulin@pku.edu.cn。请在邮件主题注明: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所在单位,初选合格者将通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