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次循环,超过91%!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发表Nature子刊!

400次循环,超过91%!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发表Nature子刊!

可充电镁电池(RMBs)因其高安全性、丰富的镁资源和优越的能量密度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镁离子存储动力学的缓慢严重限制了 RMBs 的性能。镁离子的双价特性和小离子半径导致其在固相中的扩散缓慢,限制了镁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进而导致电池的大极化和电压滞后。

400次循环,超过91%!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发表Nature子刊!

在此,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等人提出了一种原位电化学激活(ISEA)策略,以改善镁离子存储动力学。通过优化正极材料的表面组成,使其更有利于镁离子传输。结合晶格改性,CuSe | |Mg 电池在 400 个循环后展现出约 160 mAh/g 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超过 91%,在 400 mA/g 的特定电流下。此外,当特定电流从 20 增加到 1000 mA/g 时,比容量仅从 205 mAh/g 轻微下降至 141 mAh/g。

400次循环,超过91%!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发表Nature子刊!

图1. CuSe 晶格模型的理论研究

总之,该工作通过原位电化学激活(ISEA)策略,显著提高了 CuSe 正极材料的镁离子存储动力学,实现了可充电镁电池(RMBs)的优异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ISEA 策略通过优化正极材料的表面组成和晶格结构,促进了镁离子的传输和反应动力学。具体而言,ISEA 处理后的 CuSe 正极表面富含 MgF2,有助于镁离子在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传输,同时 (100) 晶面间距的扩大也有利于镁离子的吸附和替代反应。

基于此, CuSe/TFSI/Mg 电池在 400 个循环后仍能保持约 160 mAh/g 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超过 91%,在高特定电流下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此外,ISEA 处理后的电池在倍率性能测试中也表现出色,即使在 1000 mA/g 的高特定电流下,电池仍能提供 141 mAh/g 的容量。

因此,该工作不仅为改善镁离子存储动力学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开发高性能 RMBs 正极材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400次循环,超过91%!复旦大学王飞/刘洋/孙大林,发表Nature子刊!

图2. CuSe/TFSI/Mg电池性能

In-situ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accelerates the magnesium-ion storag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6556-9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