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成果简介

长期以来,对活性位点结构的精确理解一直是基础多相催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在纳米团簇催化中,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铂(Pt)催化的脱氢反应中,如液体有机载体(LOHC)的环己烷(C6H12)脱氢,已有研究为纳米团簇的尺寸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然而,活性位点的最佳几何形状仍难以捉摸,甚至矛盾。基于此,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重庆大学孙耿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戴升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二氧化铈(CeO2)支撑的完全暴露的Pt团簇形成独特的活性位点,并在280 °C时催化环己烷脱氢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活性,产率高达11.4 mol molPt-1 s-1,超过了支撑在同一底物上的Pt单原子和大颗粒。

结合电子显微镜、X射线吸收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建模,作者证明了凸边位点,主要由欠配位Pt原子(配位数< 9)组成,其特征是没有折叠(n≥3)空心位点,对比其他活性结构(如阶梯位点和空心位点),在脱氢反应中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其中,凸边位点能有效解离C-H键,对苯具有较低的吸附能,并能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抑制过脱氢和C-C解离,同时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虽然不同尺寸的Pt团簇产生的凸边对脱氢中间体的吸附性能可能略有不同,但它们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抑制C-C键裂解的倾向。本工作明确地构建了一个新的结构-性能的关系,在完全暴露的Pt团簇尚未报道。同时,所提出的凸边位点为开发高效的烷烃脱氢催化剂开辟了新的途径,将有利于环己烷脱氢以及轻烷烃脱氢等其他反应。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相关工作以《The Role of Convex Edge Site in Fully-Exposed Pt Cluster 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为题发表在2025年4月10日最新一期《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马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3)等。1996—2001,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2007,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2009,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兴趣:1)C1化学(合成气、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的转化);2)氢气的催化制备和输运;3)废塑料转化。

课题组主页:www.chem.pku.edu.cn/mading.

图文解读

作者采用初湿浸渍法,合成了不同Pt/CeO2催化剂。以0.05%、0.3%和5%的Pt负载量分别命名为0.05Pt/CeO2、0.3Pt/CeO2和5Pt/CeO2的三种催化剂,对Pt在Ce上的分布进行综合表征。对于5Pt/CeO2,HAADF-STEM结合EDS图谱证实,由于催化剂的非均质性也存在团簇原子和单原子,但大于5 nm的纳米颗粒构成了大多数Pt物种。当Pt/CeO2为0.3Pt时,随着金属负载量的降低,Pt在XRD中的衍射峰逐渐消失,而Pt-O和Pt-Pt在EXAFS中的配位数分别为2.2和1.7,表明Pt主要以全暴露团簇形式存在。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图1.所制备Pt/CeO2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0.3Pt/CeO2和5Pt/CeO2均表现出显著的环己烷转化率,对苯的选择性超过99.5%,而0.05Pt/CeO2几乎无活性。在280 ℃下,0.3Pt/CeO2团簇的析氢活性达到11.4 molH2 molPt-1 s-1,明显优于Pt单原子和纳米颗粒催化剂。在280 ℃下,5Pt/CeO2的脱氢活性在5 h后下降到初始活性的49%,表现出快速失活行为。而0.3Pt/CeO2的脱氢活性在24 h后仅略微下降到初始活性的85%,显示出完全暴露团簇的优异耐久性。值得注意的是,在0.3Pt/CeO2的温度升高和降低过程中,环己烷转化率表现一致,表明催化剂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图2.环己烷脱氢的催化性能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0.3Pt/CeO2优越性能的原因。在反应条件(0.1 bar和250 °C)下,由于弱物理吸附和温度升高,C6H12在所有测试催化剂上的吸附被确定为吸氧吸附。对于分离的Pt1/HxCeO2,气相C6H12的初始C-H解离遇到2.61 eV的自由能垒,而Pt4/HxCeO2和Pt(111)的活性明显高于Pt1/HxCeO2。Pt4/HxCeO2上的过渡态(TS2)略高于Pt(111)上观察到的势垒,对应于0.3Pt/CeO2上H2的起始形成略高。

在脱氢步骤中,Pt4/HxCeO2的独特催化性能变得明显。Pt4/HxCeO2和Pt(111)的自由能谱在脱氢的前三个步骤中几乎重合,但从TS4(即C6H9的解离)开始,自由能谱出现了偏离。对于5Pt/CeO2,HD的生成温度大大推迟,表明所生成的苯由于其强吸附作用,会阻碍环己烷在大Pt颗粒上的C-H键解离。对比5Pt/CeO2中的大Pt颗粒,0.3Pt/CeO2中完全暴露的Pt团簇具有更强的抗苯吸附活性。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图3.反应途径的机理研究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图4. DFT计算

作者探索了三种模型:两个八面体团簇(Pt19和Pt85)和Pt(211)表面。前两个团簇由凸边位点和阶跃位点组成,而Pt(211)是文献中典型的含有阶跃位点的表面,它最终是上层台阶、下层台阶和附近阶跃位点的混合物。结果表明,对于Pt19和Pt85团簇,C2H4在凸边的深度脱氢要比在阶跃位点的深度脱氢困难得多。凸边位点的优势源于一种未揭示的几何效应,与通常提到的尺寸效应不同。此外,当将Pt(211)的阶跃位点与这些团簇的凸边进行比较时,在凸边位点上的副反应(即深度脱氢和深度脱氢物质的C-C解离)比在Pt(211)上更具有挑战性。完全暴露的Pt团簇,仅由少数Pt原子组成,自然地主要制备凸边位点,并尽量减少其他活性位点的参与。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

图5.凸边和阶跃、Pt(211)位点用于乙烯的深度脱氢和解离

文献信息

The Role of Convex Edge Site in Fully-Exposed Pt Cluster 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Angew. Chem. Int. Ed.2025,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4816.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