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溴液流电池(ZBFBs)作为一种可靠的大规模储能选择最近受到关注。然而,锌负极上不可避免的锌枝晶生长最终可能会刺穿分隔正负极的隔膜,并到达正极从而导致内部短路,这显著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并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025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会明、梁国进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 Zn-Dendrite Dissolving Membrane to Increase the Cycling Life of Zinc Bromine Flow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Yuanwei Zhang为论文第一作者,成会明、梁国进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得湖南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2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因联合培养赴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学习;1992-1993年在日本长崎大学任教;199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入选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成会明院士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碳中和相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研发。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0余次,发表论文880余篇,被引用超14万次,被科睿唯安选为化学、材料学、环境与生态学三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2006,2017,2021)、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梁国进,2014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20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2023年加入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梁国进教授在水系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水系电池的关键材料设计和电荷存储机理的探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Nat. Rev. Mater.,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Adv. Ma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第一(含共一)/通讯文章20余篇。部分科研工作被多个杂志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