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合成过氧化氢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蒽醌法的零污染工艺,但在中性电解液中实现高效电化学合成过氧化氢具有挑战性,因为双电子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
2025年3月30 日,香港城市大学楼雄文,内蒙古大学谷晓俊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the Local Reaction Microenvironment at Chrom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H2O2 Electrosynthesis in Neutral Electrolytes》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合成了一种独特的金属有机框架(MOF),该MOF以铬(Cr)金属位点与四溴对苯二甲酸(Cr-TBA)配位。这种特别设计的MOF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类似回形针的结构,并显著增强了路易斯酸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能促进溶液中OH–离子的吸附,从而在催化剂表面积累。这种增强使得Cr-TBA在中性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50 mA cm-2时,实现了法拉第效率(FE)为96-98%,并且生产速率为13.4 mol gcat-1 h-1。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