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析氢反应(HER)中,H2气泡对催化位点的牢固粘附和覆盖会阻碍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在大电流密度下的稳定性。
2025年3月24日,天津大学张吕鸿、湖南大学王双印、文国斌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Interfacial H2O Activity and H2 Bubbles by Core/Shell Nanoarrays for 800 h Stable Alkaline Seawater Electrolysis》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合成了核-壳纳米阵列以构建气泡传输通道,显著的调节了界面H2O活性,并迅速生成和释放H2气泡。
自支撑催化剂保持均匀的0.38 wt%超低Ru活性位点,并促进大量小氢气泡的快速形成。这些气泡通过直立通道迅速释放,减轻了活性位的堵塞,避免了气泡运动造成的表面损伤。
这些核-壳纳米阵列在1 M KOH淡水和海水中分别实现了低至18和24 mV的超低过电位,以达到10 mA cm-2的HER。
此外,组装好的电解槽在1 M KOH海水中以高电流密度2 A cm-2运行时,表现出超过800 h的稳定耐用性。
技术经济分析(TEA)表明,该制氢系统的单位成本几乎是美国能源部(DOE)2026年目标的一半。本研究解决了HER的稳定性挑战,并突出了其作为大规模海水制氢的可持续和经济可行解决方案的潜力。
【高端测试,找华算】🏅 同步辐射 全球机时,三代光源,随寄随测!最快一周出结果,保证数据质量!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