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其100%的原子利用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使用SAC进行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生成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前景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但对于传统SACs来说,实现CO2的便捷吸附和CO的解吸仍然是一个挑战。
2025年3月27日,中南大学湖南联合国际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刘敏慕尼黑大学物理系纳米研究所Emiliano Cortes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anthanide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CO2-to-CO electroreduc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整个镧系(Ln)元素中的原子来促进CO2RR的策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原位光谱学和X射线吸收光谱学来阐明代表性铒(Er)单原子催化剂的桥接吸附机制。
其实现了一系列跨越14个元素的Ln SACs,其CO法拉第效率超过90%。Er催化剂在500mAcm-2下实现了高达约130,000h-1的高周转频率。此外,在200mAcm-2下的酸性电解质时,实现了34.7%的全电池能量效率和70.4%的单程二氧化碳转化效率。
这一催化平台利用镧系元素的集体潜力,通过探索单原子催化剂中独特的键合模式,为高效CO2转化为CO及其他应用引入新的可能性。
图文解读
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图1:理论计算
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图2:形貌表征
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图3: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性能
文献信息
Wang, Q., Luo, T., Cao, X. et al. Lanthanide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CO2-to-CO electroreduction. Nat Commun 16, 2985 (2025). 
高端测试,找华算🏅 同步辐射 全球机时,三代光源,随寄随测!最快一周出结果,保证数据质量!

他,中南大学「国重研发首席科学家」,手握Nature/Science,再发Nature子刊!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4:05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4: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