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3V2(PO4)3 (NVP)正极具有稳定的3D NASICON结构优点,可用于超快Na+扩散,但其仍然面临电子电导率差(10–9 S cm–1)和能量密度不足(∼370 Wh Kg–1)等问题。
在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韩丽丽,福建师范大学丁翔等人制备了一系列高熵掺杂Na3+xV1.76–xZnx(GaCrAlIn)0.06(PO4)3 (x = 0、0.2、0.35和0.5)正极。同时,作者通过一系列原位/异位表征和 DFT 计算从根本上验证了电荷守恒机制。结果显示,在半电池中,优化的正极 (x = 0.35) 能够提供高放电容量 (126.8 mA hg–1)、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97.4%@5000 次循环@40 C)。
此外,将放电截止电压降低至 1.4 V 时,三电子反应(V5+⇌V2+) 完全激活可提供 193.4 mA hg–1的高容量和更高的能量密度 (544.3 W h kg–1)。NVPZGCAI-35//硬碳全电池在1.6-4.1 V电压下表现出126.1 mA hg–1的容量和417.2 W h kg–1的能量密度。
总之,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高熵设计的Na3V2(PO4)3正极并通过原位/非原位表征研究和 DFT 计算系统地揭示了电荷守恒机制。结果显示,改进后的 NVPZGCAI-35 电极在半电池中表现出126.8 mA hg-1的放电容量、3.4 V的平均工作电压以及 2.0-4.3 V 的循环稳定性。此外,通过将放电截止电压降低至1.4 V来激活多电子反应后,NVPZGCAI-35仍表现出优异电池性能。因此,该工作为未来高性能SIB正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High-Entropy and Na-Rich-Designed High-Energy-Density Na3V2(PO4)3/C Cathode,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14284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