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清华大学刘凯,发表Science Advances!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相比传统的液态电解液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相比陶瓷电解质更易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其中,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聚合物主导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导…
-
长达12000小时!天津大学杨全红,发表JACS!
原位聚合策略在提升固态电池物理界面稳定性方面极具潜力,然而聚合界面的(电)化学降解问题,尤其是在高电压条件下,仍然是一项严峻挑战。 在此,天津大学杨全红、吴士超等人提出了一种原位聚…
-
高达3000次!华中科技大学,JACS!
具有高容量和合适氧化还原电位的负极材料,对于提高水系钠离子电池(ASIBs)的能量密度至关重要。有机负极材料因其可调节的电化学性能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电活性位点不足导致容量较低…
-
中国石油大学AFM:多级碳纤维上构筑FeCoOx和FeN4中心,提高氧电催化活性
可充电锌-空气电池(RZABs)因其环境可持续性和异常高的理论能量密度(1350 kWh kg-1)而被认为是理想的绿色能量转换装置。然而,空气阴极中氧还原反应(ORR)和氧化反应…
-
电池||顶刊集锦:王春生、赵宗彬、徐友龙、陈军、黄佳琦、尹龙卫、彭生杰、郭少华等成果!
1. Nature Materials:亲电试剂还原以优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但其实际应用受到锂金属可逆性差、电池负载能力有限、以及对…
-
50,000次循环!复旦赵东元/晁栋梁,最新Angew!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性能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s)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cMOFs通常由共轭有机配…
-
王春生,Nature Nanotech.!
室温非水系金属钠电池是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性的电化学储能可行的候选者。基于其使用传统的有机基非水电解质溶液会形成不能阻止正极和负极降解的界面相,因此其表现出较低的比能和较差的循环寿命…
-
山东大学李国兴团队ACS Energy Letters:分子/离子锚定界面实现4.8 V锂金属电池
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对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锂(Li)金属电池(LMBs)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
-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手发表JACS!
锂氧电池(LOB)因其高理论容量而备受关注,具有取代传统电池系统的潜力。长期以来,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的副反应以及放电产物过氧化锂难以分解的问题一直是锂-氧电池领域的重要难题。 在此,…
-
温州大学肖遥AM: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助力可充电二次电池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LTMOs)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可充电二次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然而,由于不可逆的晶格氧释放和不稳定的正极-电解质界面,LTMOs存在严重的容量衰减、…